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是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它采用两个互补对称的晶体管(通常是NPN和PNP型晶体管)作为输出级,以提供高效的功率放大。这种电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消除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的交越失真,从而提高线性度和效率。
### 基本原理
- **双电源供电** :使用两个电源供电,一个为正电源(VCC),另一个为负电源(-VCC)。
- **互补对称输出级** :由两个晶体管(T1和T2)组成,一个为NPN型,另一个为PNP型,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工作。
- **偏置设置** :通过设置合适的偏置电路,使得晶体管在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即甲乙类工作状态,这样即使输入信号(vi)很小,也能实现线性放大。
### 消除交越失真
- **偏置电路** :在电路中增加偏置电路(如R1、D1、D2、R2支路),在静态时给晶体管提供适当的偏压,使其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 **二极管的作用** :D1和D2作为偏置二极管,在静态时为晶体管提供必要的偏压,使得晶体管在无信号输入时处于微导通状态,减少交越失真。
### 性能分析
- **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Po)与效率(η)的计算与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类似。
- **效率** :效率是输出功率与电源输出功率(PV)之比。
### 应用实例
- **自举功能** :在一些应用中,为了提高输出电压和驱动能力,可以在滤波器后一级制作具有自举功能的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 总结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通过合理的偏置设计和晶体管配置,有效克服了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交越失真问题,实现了高效的功率放大。这种电路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无线电发射等需要高保真度和效率的电子设备中